以下是一個勵志故事,但不是一個虛構的童話故事。
明天,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上映了。兩年前的暑假,Adam Wong Sau Ping 黃修平拍了一部震撼香港的電影,《狂舞派》。至少,他震撼了我。
一年後的暑假,他的新戲公開Casting,我在仍未落實中Cast時便膽粗粗的Send了當年看完《狂》的感言給黃修平看。雖然行文用語狂妄,但仍忍不住將這片真心欣賞獻給這位導演,以下是文字節錄 (已是最內儉的一段):
///《狂》唔係同你講你有幾愛你既夢想,夢想有幾重要,而係問你肯付出幾多。《狂》台前幕後一班年青人講緊一班年青人奮鬥既故事。佢話俾成年人聽,被標籤既80 90後仲有好似戲中人咁為理想去到盡。佢話俾年青人聽,你成日話愛愛愛,講夢想、講理想,咁你肯唔肯去到盡?就算係o靚模Momoko,佢都係盡緊力達到目標。你肯唔肯好似劇中Rooftopers咁____都仲繼續,定一話係逃避現實、逃避責任,跳舞只為型、為娛樂、為開心?咁就將佢留返係興趣層面,無資格話要贏人地,無資格拎黎做GPA零分既藉口。
與其話佢成功將跳舞融合太極講故事,不如話佢已經將跳舞延伸到更廣既層面,真正講到少年為理想要如何奮鬥。
《狂》係一個細路打大人既故事,就好似香港電影鬥荷里活,南華鬥曼聯。
而且,大人唔係反派。Bombers係技術到心理層面都輸俾佢地要挑戰既Rooftopers,But So What?街舞中既Battle就係咁既一回事,如果叻d既永遠會贏,咁點解要Battle?甚至乎,Battle唔重視輸贏,大家出黎Battle為既只係個種鬥心,激勵自己企出黎表現出最好。
志,就是這樣勵的。///
昨天拍的這張照片,我特別感動。他們就是當日勉勵我繼續向夢想進發的人。黃修平,BabyJohn,顏卓靈。
今天,我跟他們站在一起了。
當然,我是幸運的。但希望各位同輩們,年青人們,不要放棄。反正人生就是這麼短,必須堅持走你想走的路,朝你渴求的目標進發,過你想過的人生。即使最後失敗,那堅持的過程才最為寶貴,寧可帶笑戰死沙場,不要鬱鬱終於監倉。哪怕這部戲之後我就沒有下一部,至少哪一天,我可對我的兒子說,「你爸我很喜歡電影,也曾演過一部好電影的主角。」
我認識很多很多的年輕同輩,他們都是各有所長,仍未被看見。就以《哪》為例,很多只得幾句對白、一兩個鏡頭的演員們,他們不是比我們三位主角遜色,大抵只是角色不合,機會未到,很多都不應只是路人甲的貨色。這部電影裡的英仁書院的學生,真的每個都有自己的人生,只是今次故事講的不是他們的故事。
希望香港電影,哪一天,他們也會飛,也可以將他們的故事呈現觀眾眼前,乍現𥌓光。
多謝黃修平,陳心遙,泰迪羅賓。
最後,希望大家明白,電影首日及首週票房是存亡關鍵,直接影響院線考慮場次數量大幅增減,如果你有心入場的話,係就快,唔好等下個禮拜(Literally)。
哪一天我們會飛 同學會
蘇麗珊 Cecilia So
吳肇軒 Siu Hin Ng
麥詠楠 Buber mak
Isabellaaaaa 陳海寧
易劉 YickLau
BabyJohn蔡瀚億
Cherry Ngan 顏卓靈
陳心遙 Saville Chann